產能產量齊頭并進
2010年,我國純堿生產企業(yè)數量約為全球純堿生產廠家總和的一半,產能和產量均已達到世界純堿總能力和總產量的1/3,在世界純堿工業(yè)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據統計,2010年除西藏、海南、吉林等少部分地區(qū)外,國內絕大部分省份均有純堿企業(yè)。進入21世紀,我國純堿工業(yè)以年均10%的增幅高速發(fā)展,遠高于全球純堿工業(yè)2.1%的平均增長水平,顯示出良好的增長活力與發(fā)展?jié)摿ΑV?010年,我國純堿產能超過100萬噸以上的有4家,年產50萬噸以上與50萬噸以下的生產企業(yè)各占一半。
近些年來,我國純堿工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,產量幾乎是美國與歐洲產量的總和。2010年,全球純堿產量約6800萬噸。亞洲產量約占40%,主要生產國為中國和印度。2010年,中國純堿產量為2100萬噸,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4%。其中,合成法純堿產量約占國內總產量的90%,天然堿產量約占10%。
產品價格一路走高
2010年,國內純堿的主流出廠價格由年初的重質純堿1600元(噸價,下同)、輕質純堿1500元,上升至年末的重質純堿2500元,輕質純堿2400元,上升幅度分別達到56%和60%。綜合看來,純堿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:
一是國際能源價格上漲。2010年12月份,國際原油現貨均價為88美元/桶,較年初的75.5美元/桶上漲了16.5%,同比增長44.7%。能源價格上漲促使國內水、電、氣等能源價格大幅攀升,致使純堿生產成本提高,推動價格走高。受能源價格上升影響,物流成本提高,對純堿市場價格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。
二是國內通脹率上升,原材料價格較大幅度上揚。2010年,我國CPI由年初的1.5%上升至年末的5.1%,通脹率提高使各種原料價格呈現大漲勢頭,純堿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原鹽主流市場均價由年初的280元上升至年末的390元,漲幅39.2%。盡管國內純堿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,但下游需求疲軟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,主要下游行業(yè)冶金、有色金屬、化工、平板玻璃、化肥、紡織等工業(yè)需求繼續(xù)減弱,節(jié)能減排、限產限電、供大于求使供需矛盾進一步惡化。
三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。國際需求下降,進一步凸顯了國內純堿產能過剩、市場供大于求、過度依賴國際市場、國際市場話語權缺失的結構性缺陷。2010年,國內純堿企業(yè)的生產開工負荷約75%,企業(yè)面臨較大的生產經營困境,但面對全球經濟的逐步好轉,我國純堿工業(yè)依然有不錯表現。
后期走勢謹慎樂觀
近來,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近90美元/桶的較高水平,而且仍有繼續(xù)上升的趨勢。由于我國天然純堿產量僅占純堿總產量的10%,且運輸升本較高,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將使我國純堿的生產成本、原材料價格、物流成本等繼續(xù)提高。2010年,國內原鹽產量較之去年有所下降,市場供應趨于緊張,價格呈現持續(xù)上揚的趨勢,并影響到純堿生產成本。
2010年,純堿的主要下游行業(yè)化肥、農藥、玻璃、化工市場形勢相對緩和,需求增長,純堿市場價格將會繼續(xù)升高。不過,國內外純堿主要下游行業(yè)平板玻璃、冶金、紡織工業(yè)等需求繼續(xù)減弱,盡管國際經濟有所好轉,但徹底擺脫全球經濟低迷的狀態(tài)尚需時日。至少在明年上半年,這種被動局面難以得到有效改變。
由于我國純堿對國際市場依賴性較大,國內市場受全球經濟蕭條、貿易活躍性繼續(xù)下降影響,純堿出口受阻,對國內純堿工業(yè)及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,國內純堿生產企業(yè)將面臨一定的生產經營困境。預計后市,國內純堿市場價格存在進一步走高的可能,但由于總體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,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相對較小。